Logo圖片

你平常吃的“鱈魚”真的是鱈魚嗎?

鱈魚、扁鱈、大比目魚、圓鱈、犬牙南極魚、智利海鱸、美露鱈,你是不是看到頭都暈了呢?

 

主要圖片
  •  

市場上魚種琳瑯滿目,除少數熟悉的魚種,一般民眾要從魚外型認出魚種是不容易的,而且大多魚類也都以切片型態販售,更不易辨識。
紛擾最多的當屬:鱈魚、大比目魚、扁鱈、圓鱈。

後來2016 年衛福部公佈了一個有關鱈魚標示的法規,當中提到只有鱈形目底下的魚種才得以標示,其他不在此分類的魚,還有本來習慣使用的「圓鱈、扁鱈」,應該一並標示牠們的俗名或與魚種名稱;例如扁鱈要跟著大比目魚一起出現,圓鱈則是小鱗犬牙南極魚。至於為什麼會有此規範呢?理由很簡單,市場出現了亂象,需要政府出面管理。


簡單來說屬於鱈形目的魚類才可以稱呼「鱈魚」,這分類下的在台灣市場有著:大西洋鱈魚、格陵蘭鱈魚、太平洋鱈魚。只有這3種才能稱得上純正的鱈魚。正統鱈魚的故事,我們就先提到這裡了,畢竟我們不是來上魚類學的。那…小編,我們現在常吃到的是鱈魚嗎???

當然…………..不是!
真的要說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「鱈魚」,與正統鱈魚根本是不同家族,唯一相同的地方大概只有都是「魚」(笑)
以下小編就針對目前市面上常看到的鱈魚產品做介紹


圓鱈,其實不是鱈魚

智利海鱸
正式名稱為小鱗犬牙南極魚或俗稱智利海鱸 (英文名:Chilean Seabass),其實是鱸魚家族(鱸形目)。

分布於南極附近海域,目前主要捕撈國家為阿根廷,法國,智利,澳大利亞,紐西蘭、南非,英國,烏拉圭,韓國。由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(Commission for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, CCAMLR)負責管理。

扁鱈、大比目魚,其實是蝶魚

扁鱈
這個就是我們在台灣常吃到的,除了一些便當店、鐵板燒店在賣的廉價品會用先前介紹的油魚當作鱈魚賣之外,(油魚又是另一個故事了)
在賣場、菜市場、各式生鮮通路被稱之為「扁鱈」,實際上就是大比目魚,也稱之為鰈魚,其英文名「Halibut」,血統上也與鱈魚無關。

此種魚類,在市場都會被稱作「冰島鱈魚」,其口感也確實細緻滑嫩,具營養價值。此種魚類,雖與鱈魚分屬不同種,但是同樣都是屬深海冷水魚,不論是口感或營養價值都不輸正統的鱈魚,所以如果大家吃到的是這種「扁鱈」,可稍稍降下心中受欺騙的感覺,因為它也是很值得吃的魚種。
 

油魚,一種很神奇的魚

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魚,其實還有一種也被當作鱈來賣的魚 — 油魚(又稱龍鱈)。這種魚的油脂豐富,少量吃可能會覺得好吃,但麻煩的地方在於,它的油脂裡,有著人不太能消化吸收的蠟酯(又名蛇鯖毒素),稍微多吃一點,就可能讓人出現腹瀉、腸胃痙攣、肛門漏油(臭臭的),還有大出油便等情況。以前因為油魚油脂豐富,吃起來細緻讓人覺得像是圓鱈,因此有人以他來充當圓鱈,油魚是三種魚當中,價格最低,因此曾有新聞爆出有些餐廳會用這種魚來冒充。

現在你知道你買的是什麼?吃的又是什麼了嗎?或許大家會覺得,怎麼市面上這麼多魚目混珠的產品,會不知道如何去選購,小編這裡也無法為這個市場解釋什麼,畢竟這在市面上已經是種約定成俗的狀況了。不過自2016年開始,已有規定,不論俗名是圓鱈扁鱈銀鱈,等等之類的,廠商均須將正確名稱註明在包裝上,讓消費者清楚所購買的產品是什麼。這也可以算是,對消費者選購魚料商品時,最基本的權益保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