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圖片

你知道蝦仁是什麼蝦做的?又是怎麼生產出來的?

你知道蝦仁是怎麼做的嗎?是怎麼生產,大小又要怎麼區分呢?這裡我們會一一講解關於蝦仁的大小事。看完你會了解一尾小小的蝦仁是如何製作出來的。

 

主要圖片
  •  

蝦子是全球中最重要的海鮮之一,也是接受度最高的海鮮,而吃的蝦子中又是以白蝦最大宗,白蝦養殖甚至可以成為國家經濟的重要來源。
 

蝦子與蝦仁有什麼不同?

蝦子通常指的是完整、帶殼的蝦子,或稱帶頭蝦子。蝦仁是指將蝦頭、蝦殼去除後的稱呼。無論是蝦子或蝦仁,主要的來源都是白蝦。

一般蝦仁是什麼蝦?

一般市面主要的蝦仁都來自於白蝦(亦稱對蝦、南美白蝦),白蝦是目前世界主要養殖的蝦種,因為養殖速度快,白蝦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高,抗病力佳,再加上肉質甜美,因此成為主要的商業養殖蝦種,較大的養殖國有:中國、越南、泰國、印度、中南美洲(包括厄瓜多爾、洪都拉斯、尼加拉瓜)。

蝦仁怎麼生產?

生產蝦仁是個十分勞力密集的工作,需要大量的人力,而且需要十分精細的技巧, 這些都需要時間的累積。要產出蝦仁需要以下步驟:去頭、區分規格(選別)、剝殼、開背去腸泥。

  • 區分規格(選別)

蝦子送到工廠時,因為蝦子有大有小,因此需要先將大小分出來,畢竟大小蝦子的價格不一樣啊。以前區分規格是採用人力一尾一尾區分出來,後來慢慢採用選別機來做區分,速度就快上許多。底下是選別機的操作影片,可以看到可以透過機器篩選出不同蝦子的大小。

 

  • 去頭、剝殼、開背、去腸泥

選別完的蝦子,在這個步驟會去除頭部,接著剝殼並去除腸泥。這三個步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,尤其是去頭、剝殼、去腸泥這三步驟,難以用機器取代。近年來因為人力缺乏,越來越多的工廠嘗試引進機械來取代這幾個步驟的人力,但效果還是很有限,尤其是剝殼與去除腸泥。腸泥是什麼?腸泥位於蝦子背部,就是蝦子的消化道,而蝦子是低棲生物,主要活動與進食都會在養殖池底,若養殖池是直接挖地成池,底部便會都是沙,進食也會吃到沙而囤積在消化道中,因此去除腸泥是個必須的動作。
以下是蝦子去頭的影片

蝦仁大小怎麼區分?

蝦仁規格大小區分並不是用外觀長度大小來區分,而是用重量與尾數來做區分規格大小。在美式賣場購買蝦子時,包裝袋上面的數字就是規格。區分規格大小的單位重量是採用『磅』來計算。一磅是454公克,而上面的數字就表示一磅有多少尾蝦仁。舉例來說30-40表示說一磅大約有38-40尾、40-50表示一磅大約有48-50尾。 所以規格數字愈大表示蝦子愈小。

介紹到這裡你可以清楚知道蝦仁是怎麼生產和怎麼區分大小。白蝦仁本身具有豐富蛋白質且低脂肪的特性,又可搭配各式料理,可以說是冰箱必備的好物。那要怎麼0失敗料理蝦仁呢?
 

凍凍鮮手剝安心蝦仁零失敗料理教學:

  • 蝦仁一定要完全解凍才料理,不然容易不熟。

  • 由於凍凍鮮安心手剝蝦仁無發藥,因此不建議烹飪太久。料理前,建議將蝦仁水分擦乾,避免蝦仁下鍋時噴油以及鍋子溫度下降而拉長料理時間,導致蝦仁吃起來太乾。

凍凍鮮提供優質【凍凍鮮手剝安心蝦仁 XL】【凍凍鮮手剝安心蝦仁 L 】搭配凍凍鮮線上購物,滿額還可享免運優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