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蝦仁蛋白質含量高嗎?三大常見蝦種介紹,美味好吃還超營養!
你知道嗎?小小的一尾蝦仁所蘊含的蛋白質與營養價值,居然跟雞胸肉不相上下。

你知道嗎?小小的一尾蝦仁所蘊含的蛋白質與營養價值,居然跟雞胸肉不相上下。且蝦仁還具備低卡高蛋白質的特性,對於需要注重飲食攝取族群來說,可說是最佳優質蛋白質來源。且其甜美又富含彈性的肉質,其滋味更是令人欲罷不能。營養豐富又美味的蝦仁,且其熱量不高、脂肪也低,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特別推薦給正在飲食控制的你當作另一種美食挑選!
蝦仁蛋白質含量高嗎?營養特色是什麼?
1. 提供更多的高蛋白
2. 低GI(Glycemic index,簡稱GI)
蝦仁蛋白質高,但聽說膽固醇也高?
不過食物中的膽固醇,並不會直接轉化為血管中的膽固醇。也就是說膽固醇,並不是你吃多少就會上升多少。在飲食上主要引起會高膽固醇問題發生的最大因素,事實上是吃進去的「飽和脂肪酸」,例如:五花肉、肥肉、火腿、培根、奶精、豬油等,而非「食物中的膽固醇」。
白蝦、草蝦、泰國蝦製作蝦仁,蛋白質含量都會一樣嗎?
那你知道一般蝦仁的蛋白質含量是多少嗎?若以市面上最常見的白蝦來說,剝去殼後100克的白蝦仁,熱量大約99大卡、蛋白質約24g。不要看蝦仁個頭小小的,蛋白質含量幾乎和雞胸肉不相上下。以下就讓我們用大家熟悉的草蝦、泰國蝦的營養成分來說明(資料來源: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(新版)):
白蝦仁 | 草蝦仁 | 泰國蝦 | |
熱量 | 99 kcl | 100 kcl | 88 kcl |
蛋白質 | 24 g | 22 g | 20 g |
脂肪 | 1.0 g | 0.7 g | 0.1 g |
飽和脂肪 | 0.3 g | 0.3 g | 0.1 g |
鈣 | 70 mg | 5 mg | 27 mg |
鐵 | 0.5 mg | 0.3 mg | 0.5 mg |
鋅 | 1.5 mg | 1.7 mg | 1.4 mg |
從上表可以看出,蝦仁與雞胸肉的蛋白質含量足以相提並論。但除了蛋白質含量高以外,蝦仁另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營養價值!
蝦仁除了蛋白質外,還有哪些營養價值?

-
蛋白質
蝦肉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,同樣以10隻蝦計算,即可輕鬆補充到每人每天一餐應攝取20~30公克蛋白質的量。蛋白質對人體十分重要,每個人需要的蛋白質,會依照年紀、體重以及活動度有所不同。
由於人體需要蛋白質來維持身體機能,像是組成肌肉、部分荷爾蒙、分泌酵素、維持皮膚狀況。若是攝取太少蛋白質,是無法應付身體所需,容易導致肌少症、情緒反應大、傷口癒合慢、骨折機會增加、容易感到飢餓與水腫等身體不適。
尤其是銀髮族,是更需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。許多銀髮族常因擔心血壓或是膽固醇等因素,進而控制自己的飲食,減少攝取肉類食物,造成蛋白質缺乏。(補充閱讀:你知道一天要吃多少蛋白質嗎?)
-
微量維生素
蝦仁中,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硒、碘、鐵、鋅、鎂,以及維生素B12、菸鹼酸、蝦紅素等營養素。根據衛生署國人營養狀況調查發現,8成左右的臺灣成年人都有鋅攝取不足的問題(健康成年男性每日15毫克,女性12毫克)。而這對表皮肌膚的代謝、生殖系統的運作及免疫功能等,都會造成相關影響。
-
低GI
GI是glycemic index縮寫,指的是升糖指數;也就是吃進食物消化吸收後,會使血糖上升快慢的指標。當GI越高的食物,通常消化速度越快速,越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;反之,GI較低的食物,會緩慢分解,血糖也會緩和上升,也較容易有飽足感。
低GI的意思,就是攝取這種類型的食物讓血糖不會劇烈的提高。低GI、中GI、高GI值怎麼分呢?一般來說,數值低於55的為低GI,55~70之間的為中GI,70以上則為高GI。而蝦仁的GI值為40,也是屬於低GI食物。且低GI食物在攝取後,血糖上升的速度會較緩慢,可降低胰島素的分泌,亦可減少熱量的產生和脂肪的堆積。
蝦仁蛋白質食譜推薦
.png)
蝦仁作為料理食材來說,是相當百搭的料理食材。也可以與其他食材搭配,像是:蝦仁炒青菜、蝦仁炒蛋、蝦仁蒸蛋、蝦仁豆腐、蝦仁絲瓜、炒飯、炒麵等等,可以說是冰箱的必備食材。甚至是在煮泡麵時,除了加蛋以外,也可以加一些蝦仁增加蛋白質營養價值!
料理食譜1. 乾燒蝦仁
準備材料:
食材 | |||
蝦仁 | 800g | 蒜末 | 15g |
鹽 | 1/2匙 | 薑末 | 15g |
太白粉 | 2匙 | 豆瓣醬 | 4匙 |
蛋白 | 2顆 | 番茄醬 | 4匙 |
沙拉油 | 2匙 | 糖 | 2匙 |
製作步驟如下:
➡️ STEP 1. 將蝦仁、鹽、太白粉、蛋白混和抓勻至黏稠後,倒入沙拉油
➡️ STEP 2. 熱鍋,倒入稍多的油,將蝦仁倒入,過油至變紅且捲曲後,撈出瀝油
➡️ STEP 3. 將鍋中油倒出後,熱鍋再倒入2匙油,將蒜末與薑末倒入翻炒
➡️ STEP 4. 將豆瓣醬、番茄醬與糖加入後,將蝦仁倒入稍微翻炒一下,醬汁濃稠就起鍋
料理食譜2. 滑蛋蝦仁
準備材料:
食材 | |||
蝦仁 | 200g | 蔥花 | 40g 或看個人喜好調整 |
鹽 | 1/4匙 | 水 | 300ml |
太白粉 | 2匙 | 鹽 | 1/2匙 |
蛋白 | 1顆 | 白胡椒 | 1/4匙 |
沙拉油 | 2匙 | 米酒 | 2匙 |
太白粉水 | 3匙 | 雞蛋液 | 2顆 |
製作步驟如下:
➡️ STEP 1. 將蝦仁、鹽、蛋白、太白粉和沙拉油混和抓勻
➡️ STEP 2. 熱鍋後倒入一大匙油,油熱後,放入蝦仁翻炒變紅後,倒入蔥花翻炒一下
➡️ STEP 3. 依序加入水、鹽1/2匙、白胡椒、米酒後,煮至水滾
➡️ STEP 4. 加入太白粉水後,煮滾後加入雞蛋液2顆,等待鍋邊蛋液略凝固後,關火起鍋
蝦仁蛋白質常見QA
Q1. 哪些人應該避免吃蝦肉?
蝦仁雖然含有豐富蛋白質與多種豐富的微量營養素,但也是許多人常見過敏原之一。建議若有過敏疑慮者、支氣管疾病、痛風、女性子宮肌瘤、甲狀腺疾病、高尿酸和關節炎族群,不可過度食用蝦肉,或在食用前先諮詢專業醫師與營養師之建議。
Q2. 蝦仁底下也有一條黑黑的也是沙筋嗎?
沙筋/腸泥是位於蝦子的背部,切開蝦仁背部會有一條黑黑的線,那就是「泥腸」。其實那就是蝦仁的腸(又稱蝦腸)。為了怕吃到髒東西,一般都會挑掉;而蝦子的「腹部」,也有一條黑黑的,那是「蝦筋」,是讓蝦子活動用的,不需要去除。凍凍鮮的手剝安心蝦仁,每尾蝦仁都開背去除沙筋,因此解凍後可以直接料理,就不用再一尾一尾的挑出沙筋。
Q3. 沙筋沒去除可以吃嗎?
還是可以吃,不過為了美味還是挑一下吧~
Q4. 怎麼去除腸泥?
兩個方法,用刀切開背部,便可以去除腸泥。或是用叉子,從蝦頭數來第2~3節處,用叉子插入肉,緩慢往上就可以拉出腸泥。不過腸泥容易斷在肉裡,建議用刀開背挑出會較好。
Q5. 為什麼有時候蝦子煮熟後,蝦顏色看起來很淡,是不新鮮嗎?
蝦子煮熟會變紅,是因為蝦子外殼有蝦紅素。當蝦紅素遇到高溫會顯現出鮮艷的紅色,蝦殼顏色愈深加熱後會愈紅。而蝦殼外觀顏色的深淺決定於養殖環境,跟新鮮度並沒什麼關係喔!延伸閱讀:無毒蝦是什麼?要去哪裡買?檢驗報告很重要,拒絕購買發藥蝦仁!
Q6. 蝦仁為什麼煮熟後會縮小?
正常的海鮮,本來就會隨著烹煮過程水分慢慢蒸發,自然就會變小。故海鮮會在烹煮後縮小,是正常不過的事情。如果不希望烹飪後蝦仁縮水太嚴重,在蝦仁有點變紅就得準備起鍋了,完全變紅就立刻盛出來,過程大約1~2分鐘左右。
想知道更多有關於蝦仁的美味料理做法,或是想深入了解更多有關於食材蛋白質等營養價值等相關問題,也可以到生鮮新知看看喔!